早上起來(正確來說應該下午、朋友基本上都是睡到過中午的…XD)
昨晚有稍微規劃一下今天要想去的地方
水萍塭紀念公園,與客家文化會館緊密的相連著,設立於廣洲里,於早期為內港型態,聚落以里鄰中之建安宮為中心,舊稱下林,其後港埠淤塞,漸失內港之功能,但乃有漁塭之出現,舊時南側為漁塭,北側為養殖水萍之塭,稱之為水萍塭﹝為現水萍塭紀念公園之址﹞。
水萍塭公園門口
頗特別的入口(事實上公園每一邊都可以進入)
很大的廣場
這裡有兒童遊樂設施
有造型的椅子
盪鞦韆
涼亭、這邊提供民眾在這邊聚會休閒
綠油油的公園
左下是廁所、吸引我的是鳳凰花!
路燈加上鳳凰花、有藍天的襯托
碩大的水池
這裡有水舞的設施、不過不知道哪時候會有水舞?!
這裡可以釣魚?!
水池另一邊種植不少蓮花!
蓮花池、涼亭所構成的畫面!
這邊的蓮花都快凋謝了!
勉強找到一朵好的!
水不夠清、不然會有涼亭的倒影
前面的建築是 台南市客家文化會館,不過還沒完成吧!
造型的圍牆?!
公園裡面的鴿子不少!
說小不算小的公園
算是提供給台南市民一個休閒的場所!
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哪時候會有水舞!
位於德記洋行隔壁,最初為洋行倉庫,從砌牆古磚推取自熱蘭遮城紅磚,及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與木屋架構判定,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作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現況規模即為日本人增建。
光復後改為台鹽倉庫,曾一度荒廢任由榕樹寄生,經過半個世紀,形成特有的屋樹共生奇景。安平樹屋的奇景,引發藝術家的創造意念,在經費的支持下一度進駐其間。後因活動終止,樹屋再度閒置,直到被列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整體規劃中,經過專業的規劃,於2004年底整修,提供木棧道讓人穿梭於樹屋之間,形成特殊的地景建築,帶著一種童心的想相及探險樂趣的空間,重現於世人眼前。
特色:
老榕樹氣根自然而然自損壞的屋頂垂下攀附生根,形成「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特殊景觀。
地址:台南市安北路194號
門票:全票50、半票25
台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
電話:06-3913901
安平樹屋在過年的春節期間來過
那時候的安平區可真是人山人海
沒有拍到啥滿意的(因為人太多、加上樹屋裡面光線不是很夠)
這一次準備了腳架前來…哈
售票處
這棟裡面有藝術的展覽!
門口有寫著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
門口進來後
這一側有府城傳藝、有四種
裡面我沒4種都拍、這是銀器
剪黏
這是玉雕
介紹安平的海報
視聽室
走出這棟黃色建築、接下來就是樹屋區
安平樹屋的入口
走過的地方
安平樹屋
室內空間的一些展覽
這裡處處是樹與屋的共生
窗戶邊也有樹
安平樹屋基本上都沒有屋頂了
光、影、牆
裡面的一偶
門中邊也有樹
樹屋角落
密密麻麻的
屋內的空間
這個頗特別!
這邊有不少氣根
屋頂部分還有空中走廊
一磚、一牆都有樹的蹤影
這大概是這邊的地標點之一!
這樣的樹屋真的很難得一見!
很多的氣根
通往上面的空中走廊!
滿滿的氣根
影子灑落大地
這是另一區!
1F的部分差不多了、換上空中走廊看看
安平樹屋後面的區域
這裡可以通到後面、看台江生態(白鷺鷥)
頗有特色的走廊
上往下看
瞭望台
往回看一下安平樹屋
台江..應該是這樣說吧!
望遠看看
安平樹屋結束後
接下來該是另外一區的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一開始的黃色建築物旁的白建築
前面的是廁所
這樣看過去也蠻不錯的!
從馬路上所拍的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先拍側邊
這個角度比較好吧!
來到門口、這是一定要拍的
側邊拍門口
門口下的地方、放置了一個荷蘭風車
1F的入口
1F的一些展示館
不過我拍沒兩張、被館方的管理員(服務員)
說這邊是禁止拍照的?!
我在1F完全沒看到任何的標語說禁止拍照?
2F很有FU的一側走廊
在2F看到的標語、所以套用在1F?
走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隔壁的朱玖瑩故居看起來很有FU
這邊原本要售票的?!
因鹽玖定
建築全貌
裡面有書法展
側邊的
這邊我只是看看建築外觀而已
沒多做其他的停留
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441號
電話:06-3911373
營業時間:AM09:00~PM11:00
招牌
點餐處
販賣的炒黑豆
店內用餐環境
黑豆(招待的)、牛奶黑豆花、綜合三樣黑豆花
黑豆蠻不錯吃的
綜合三樣的黑豆花
牛奶黑豆花
店內用餐還有招待黑豆茶(自取)
意外的發現黑豆茶蠻好喝的喔!
古蹟正式公告名稱: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台灣城又稱王城、赤崁城、安平城。原為荷蘭人於1624年所建,1634年(明崇禎七年)完成,初名奧倫治城,後改名熱蘭遮城,早期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把這座巍峨的城稱為「紅毛城」。台灣光復後,稱為「安平古堡」,沿用至今。
荷蘭時期,台灣城是統治台灣的政治及經濟中心,明鄭至清朝時期,鑑於台灣城已失去軍事價值,大量拆除城磚加以運用。日治時期,為了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台灣城殘蹟被夷為平地,並在其上重建方形臺階式的磚砌高臺。臺的中央蓋起拱劵式的洋樓建築,這便是後人熟知的安平古堡。
經過三百多年的變遷,這座台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今天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有:城壁遺跡、磚砌平台、陳列館、瞭望台和古壁史蹟公園。
城壁遺跡:外城南壁在今台南市永漢民藝館旁,高三丈餘,城壁是用糯米汁、糖水、蚵灰殼和成泥,以紅磚砌成。紅磚色深者,是荷據時代由印尼、爪哇運來的;色淺較紅者,是後來明鄭時代增建時,自福建廈門運來的。城壁的上端仍留有剪刀形的壁鎖凹痕,是鎖樑柱用的,防地震;方形的洞口則是清軍築營房時挖的,用來放柱子。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電話:06-2267348
門票︰全票50元,半票25元
台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
開放時間:8:30~17:30
前往安平古堡前的隨意拍
遠遠看的安平古堡
售票處、不過這好像是新入口?
售票處上的鳳凰花盛開
這是新蓋好的熱蘭遮城博物館
館內禁止拍照所以沒拍、拍拍外面
招牌、不過裡面還是不少的DC閃阿閃…= =
安平古堡才是重點!不過朋友說旁邊的殘牆才是真正的古蹟
鄭成功像
想說先繞一圈看看吧
不想說直接跑到上面去
發現了鳳凰花當然是拍!
太陽星芒
雞蛋花
軍裝局
砲
還是雞蛋花
這算是小碉堡?
安平古堡的塔
往下走的路、我記得這邊是之前的入口
安平古堡的塔由下往上拍
塔上風景
繼續在安平古堡周邊繞、這是?!
砲跟塔的合照
安平古堡
走出安平古堡
到了附近的安平老街看看
聽說台南的棺材板不錯
所以來到有名的一家
有大的跟小的、買了小的來吃吃、很普通…= =
安平劍獅埕
前面
後面
裡面賣東西的
劍獅埕這邊沒有太多的著墨….XD
營業時間:AM10:00~PM8:00
地 址:台南市安平區安平路786號(靠近安平老街)
電 話:06-2229661
傳真號碼:06-2265004
之前吃過周氏蝦捲、這一次我來到了陳氏蚵捲
門口
落神花凍、很普通…= =
蚵捲
蝦餅
烤蚵蠣
安平地標除了安平古堡,另一個新地標,非林默娘公園莫屬。沿著漁人碼頭逛到林默娘公園,行經港濱歷史公園,木棧道加上綠草地,營造出遼闊的空間,步行約十分鐘就可以到林默娘公園。
林默娘公園佔地二公頃,於2004年四月開放。公園內主要的雕塑,由奇美文化基金會捐建,蔡宜璋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高十六公尺,加上基座高四公尺,儼然已成為安平新地標。本公園與佔地近八公頃即將建設完成的港濱歷史公園連成ㄧ氣,在安平港濱形成一條水岸綠帶,不僅成為台南市民平時休閒的熱門最佳去處,更吸引許多觀光客到此一遊。
特色:
由奇美文化基金會斥資兩千多萬元捐贈的林默娘公園,佔地約二公頃,特別是林默娘雕像高約十六公尺餘,基座高四公尺,由奇美公司委請中國大陸廈門大學李維祀教授創作,以花崗岩雕刻而成,造型流暢優美。公園以林默娘為名旨在發揚孝女情懷,藉以抒發先人移民開疆闢土,後人當飲水思源的美德。
林默娘雕像有別於一般寺廟中的神像,而是以少女面貌呈現,許市長指出,少年媽祖代表了少女孝順美德的好模範,將雕像豎立於青少年最佳休憩地-港濱歷史公園,更是希望青少年能學習媽祖的精神。本府並動用五百多萬元配合辦理週邊環境綠美化水電照明工程,該公園已經成為本市海陸交景的新地標,於93年四月正式啟用。
林默娘公園地形高曠,其夕照與夜景,已經成為本市新的觀光景點,未來將配合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港濱歷史公園的興建,包括木棧道、水景及廁所等景觀工程,相信整體工程完工後,林默娘公園將可成為具國際級水準之觀光勝地,並且提供市民一個優質且舒適之休閒空間。
朋友說這邊的夕陽還不錯
所以就來到這裡拍攝夕陽吧
不過朋友先去躲太陽了…= =
水面的星茫
右邊的風景
HDR…很失敗的感覺
上面的雲還不錯、可惜太高了
ZOOM近一點
左邊一點的
今天的夕陽大概就這樣子了!
天際染黃了
搖黑卡的時間到了!
再來一張HDR的
今天的夕陽似乎沒啥景
對面也沒什麼光源
接下來就是拍拍地標:林默娘雕像
安平港的另一個地標物
怎覺得這邊的晚上不好拍…= =
從創建至今,赤崁樓歷經三百多年之變化,樓房之增修次數頗多,然其於台南市所辦扮演之角色,
卻一直是十分重要。
現存之赤崁樓,山南面的庭園、北面之閣樓及西面蓬壺書院所組成,庭園草木扶疏,立有國姓爺受降之雕像,靠閣樓之牆基土,則立有九塊石龜之御碑,其是移自於大南門城邊,為清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讚賞平定林爽文之役之記功碑,碑以花崗石所雕,碑首雕雙龍,碑文滿漢各四邊,二者合壁一篇,所有碑是立於狀似石龜之贔屭上,其為九龍生子之一,生好負重,然由於其貌與龜無異,一般人均稱之為〔龜碑〕。
現有兩棟閩南式閣樓,是立於原普羅民遮城改建之基座上,原有城堡相當的小,上有主要建築一座,南北則各有望樓,目前荷蘭時期之城堡只遺留西面之門及東北角隻殘蹟二處,從其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磚材之疊砌,這些磚材來自於印尼爪哇島,並以糯米汁、糖漿、砂與牡蠣殼之混合物為灰漿。
閣樓之中,海神廟位於南面,文昌閣位於北面,二者屋頂均是重簷歇山的表現,重簷之間實即為二樓部分,繞以綠釉花瓶欄杆。海神廟目前懸以〔赤崁樓〕門匾,內部當作赤崁樓之展示館,東面之花瓶形門洞,相當別緻。
文昌閣目前仍懸有沈受謙所題文昌閣匾,一樓亦做為展示之用,二樓則祀魁星,右手握硃筆,左手拿墨斗,一足踏鱉首,一腳踢星斗,以象徵獨占鰲頭之意。二棟建築皆位於台基之上,台基中間均有龍形御路設置,牆面則開書卷形之窗戶。
二樓閣中間現有一古井,傳說中可通往熱蘭遮城,是真是假,留待遊人自行想像。整座高起之基座周圍,砌以磚造欄杆,南面之欄杆還立有可愛之小石獅。
南面基牆則砌以歷代石碑甚多,西面庭園中亦佈滿石馬、石陀與技勇石等歷史文物。蓬壺書院之門廳是該書院留存較具原貌之清代建築,面向西面,裝修簡樸,可順便一覽。
台南市民族路二段212號
位置:台南市中區民族路212號
連絡電話:06-2205647
白天開放時間:AM08:00~PM05:30
夜間開放時間:PM05:30~PM09:00
門 票:全票50、半票25
台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
團體票30人以上八折
赤崁樓晚上有開放
算是在台南市夜間可以拍的點之一
入口處進來後
左邊的造景當然要拍一下!長瀑下的錦鯉變成鰻魚了…
近一點的拍攝
右邊這邊的當然也是要拍!
這個…不知道名稱!
再拍一次右邊的
ZOOM近一點的
這裡是左邊的
接下來準備去拍攝赤崁樓了
赤崁樓
正面直幅拍一張
旁邊的文昌閣
直幅文昌閣
側面拍
旁邊的
這邊也是個遺跡
側邊
背面…
窗戶拍一張
文昌閣1F
文昌閣2F
這裡算是文昌閣2F的外面
文昌閣2F
赤崁樓的1F
發光的窗戶
赤崁樓2F的窗戶會發光耶
赤崁樓2F的海神廟
旁邊的文昌閣
海神廟這邊的夜間光影真的很特別
回到赤崁樓1F、再拍一次這窗戶
離開前再拍一張
這好像怎拍都是歪?!
鄭成功議和圖
全景
營業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二段106號(海安路二段交叉口)
營業電話:06-2262319
傳真號碼:06-2210964
晚上的時候峻兄來電告知
說今天吃豬腳可以補運(事後得知閏五月十五日吃豬腳可以補運)
於是來到了發哥腳庫飯
今天晚上的人也太多了吧…XD
結果豬腳都沒了、要等到晚上11點才有
那就換成腳庫吧、起碼也可以補一半的運吧
門口&招牌
今晚所點的
腳庫飯、有附湯
單點的腳庫
油豆腐
燙青菜
三色蛋
吃過了晚餐(晚上九點多的晚餐)
就回去休息了
98.07.06南部輕意漫遊 PART 1
98.07.07南部輕意漫遊 PART 2
98.07.08南部輕意漫遊 PART 3
98.07.09南部輕意漫遊 PART 4
98.07.10南部輕意漫遊 PART 5
98.07.11南部輕意漫遊 PART 6
98.07.12南部輕意漫遊 PART 7
98.07.13南部輕意漫遊 PART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