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根據在用自然光方面頗有建樹的美國攝影大師托尼‧科貝爾(Tony Corbell)的著作編譯的順口溜,易學易記。
1.背景亮,閃光燈
2.主體明,用擋板
3.反光板,補臉光
4.光束強,塑料濾
5.先選光,再選景
6.交界光,見佳境
7.反射區,影鮮明
8.曝光准,光干淨
9.尋機會,穩操控
10.光線佳,轉選景
11.輪廓清,方向正
【解釋】
1、背景亮,閃光燈
背景過於明亮而主體過暗時,使用閃光作補償,閃光燈照亮主體,就要相應地提高快門速度,而在閃光燈照明范圍以外的所有區域就自然而言被壓暗。快門速度越高,背景中能被相機感應器感應的光越少,因此背景就有效地壓暗,從而產生一幅整體曝光平衡的作品。
重點:為有效加光,一是不要讓襯托人物的景物看起來太亮,二是要使用正確的曝光參數。
2、主體明,用擋板
背景較暗,主體日光直照較亮,你就可讓別人用黑板或不透明的傘什麼的在主體頭上擋光,提亮背景。但有人說那不是在陰影中嗎?只要調整光圈和速度就會得到來
自被壓暗的主體更多的光,同時就自然而然地提亮背景,如果身邊沒有工具,可以讓主體站到門廊下,樹下或能遮擋直射光的物體下方。
重點:這一技術是用來提亮主體和背景在內的整個場景,簡單調整曝光量,就能使畫面明亮。
3、反光板,補臉光
如果你希望通過反光板把自然光反射到構圖中較暗的區域,反光板的位置是離主體不遠的地面陰影處,在這裡補主體背光,光的方向最合適。如果給臉部補光。要使用白色的織物,白色的 T 恤衫也是很好的選擇;而給頭發或胳膊邊緣補光用銀色金屬類。
重點:不想用閃光燈時,掌握利用反光採光的方向和材料。
4、光束強,塑料濾
通過半透明的材料過濾照在主體上的陽光,改變光的質量(強度和色彩)。如你拍攝的畫面很完美就有一束光躲不過去,你就可用半透明的擋光板或傘甚至塑料布改變光束強度。
重點:如果你用長焦拍肖像,用這個方法就不用為尋找絕佳光線發愁了。
5、先選光,再選景
首先應選光能照到臉的地方,讓人看上去容光煥發,光彩照人,美化臉部,然后再選周圍的景是否能達到你拍出好照片的要求。
6、交界光,見佳境
學會使用陽光和陰影之間的“邊界光”能拍出精彩的照片。原因一是雖然在純陰影中拍攝不會遇到頂著光的問題,但陰影中的光陰冷平淡,沒有方向感,不能照亮人
物的眼睛而無法表現個性。二是在陽光陰影交界出容易得到照亮人物的頭發和輪廓光,有景深加大的感覺,使人物更有立體感,更有活力。
7. 反射區,影鮮明
戶外人像攝影時,尋找有反光的區域如牆壁反射的陽光作主光源,能給被攝者提供漂亮的光。獲得反射光的方法:一是白天到被照射的建筑物周圍去找,那裡是巨大的柔光箱,反射光有鮮明的屬性:非常飽滿、醇厚。二是一條真理,所有物體都反光,就看自己能否發揮創意。
8. 曝光准,光干淨
要嚴謹用光,雜亂光線不可用,確保臉部用光的干淨,正確曝光,控制臉部的同一色溫。
9.尋機會,不是僅僅尋找用光地點,更重要的是尋找用光機會。不反對到窗戶邊、樹枝下、屋檐下,或一天中自然光線最可人的時段,我們也要到更多的地方用光
機會去拍攝。這些不同的地點將會擴展你戶外攝影的范圍。如停車場地面反光可照到臉上你就在那拍,馬路對面的大樓能反射很棒的光,你就可以立即創作。
10. 光線佳,轉選景
如果你正處在一天最好的光線中時,原地旋轉360度,尋找周圍最合適的拍人像的位置,然后再下手。這樣拍出來的人像才能多種多樣。
11.輪廓清,方向正
尋找拍攝地點時,除了有光能照到人物的臉部之外,最好能有光照到人物的頭發、背景和畫面的邊緣,不要隻滿足人物臉部的不錯的光感。要找到一個能為你被攝主
體提供優美的輪廓光、背光的地方,讓這道光為你的MM漂亮的繪上一筆。同時,自然光線下人像攝影最易犯的錯誤是所用光方向不對。如看到樹干周圍的光很美,
你就立即在對面架起相機拍人像。但你要知道包圍樹干的光也包圍被攝者的臉,有可能從他的后腦勺照過來,這就是用錯了光的方向。